首页
>新闻资讯>基层通讯
从技术“大拿”到创新“尖兵”

杨礼东,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年6月参加工作,从事输电线路设计工作,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曾获2021年度中国能建青年岗位能手、2020年长春市“青年岗位能手”、2021年电力规划设计行业最美工程师、东北院“精英奖” “工匠式人才”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二等奖,中国能建多个科技创新二等奖、三等奖,吉林省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

踏实肯干,攻坚克难为先锋

作为生产部门,技术至上永远是他的目标。他时刻以“工匠精神”作为指引,刻苦钻研,学以致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设计人生。

送电线路设计多有现场勘测工作,一年中有100多天在野外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一天下来,衣服被汗水反复浸湿好几遍。早出晚归,中午饿了就啃一口随身带的面包,行军壶里的水喝完了,便就近找老乡家讨水。对他来说,外业勘测虽然艰苦,但也收获满满,不仅能够快速地掌握专业知识,而且看到图纸上的条条银线最终变为现实,输送光明,自豪和激动的心情更是溢于言表,他深深地爱上这份光荣的“使命”,无怨无悔地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山山水水。作为主设人及主管先后设计完成了30余项输电工程项目。其中多个项目荣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设计一等奖。

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开发,他被委任为突破国外输电线路技术规范的先锋,先后完成了巴西、加拿大、塞内加尔、肯尼亚等国际输变电工程的可研和投标等工作。作为主设人参与的老挝项目,是东北院第一个使用美国标准设计的线路工程。在与法国设计监理的沟通中,他出手的许多设计技术文件一次性通过了审查,获得了韩国SK业主的表扬。他负责设计的4个试验塔,都以精准的超载条件(1%~10%)通过了真型塔实验,为工程节省了大批费用,获得了业主和总包单位的肯定。

刻苦钻研,不断探索新技术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除了在工作上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外,他利用休息的时间刻苦专研,担任了多个科研创新的重任,不断带领团队攻克一项又一项技术难题,开发一项又一项设计成果,带动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向数字化转型升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016年,东北院接到了跨越松花江铁塔的设计任务。作为负责人的他,为解决跨越铁塔的气动布局和风荷载计算,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终采用随机振动及结构动力学理论解决了大跨越塔的风荷载计算,实现了东北院在超高铁塔风荷载计算的突破。无巧不成书,同年锡盟-胜利1000千伏工程的钢管塔出现了微风振动现象。深冬季节,每天在零下20度的的锡林浩特大草原户外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观察和实验,最终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钢管构件微风振动问题,方案被录入了行业手册和规范,并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2017年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进行编修时,对风荷载的计算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采用的计算方法与他在2016采用的计算方法基本一致。同年,东北院首次在滇西北至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遇到了高烈度地区的抗震验算要求。他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首次实现了多维多点抗震计算以及大质量计算方法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该成果获得了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进入东北院开始,他就一直在收集并研究行业相关国际规范。2018年,他担任了东北院中电装备合作开发的阿尔巴尼亚国家23条输电线路的改造与新建工程的主设,本工程全部采用欧洲标准进行设计。经过对欧盟设计体系及标准的研究,他高质高量的完成了该项工作。

团结奋进,提升队伍战斗力

从2018年开始,他带领团队开始对海上固定式风机和深海漂浮式风机进行研究。并先后取得了中电工程《海上浮式风机半潜式基础初步技术研究》和中国能建《深远海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究》的科研项目。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已基本掌握了海上固定式封顶设计技术。

作为输电线路结构的负责人,他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部门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他的影响下,身边的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在他的带领下,部门员工不仅在传统的输电线路表现优异,还积极开展路上风电、浅海风电和深海风电等其他技术的研究,他的团队已经成了一支关键时刻挺得住、危急关头站得出、难关面前闯得过的技术团队。

廉洁自律,甘于奉献,业务精通,守正创新。他深知作为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必将孜孜不倦,挥洒热血青春,用自己的岗位实绩践行自己的使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