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基层通讯
坚守生态环境准入关 助力重大项目审批落地——记新疆院以环评筑基助力热电联产项目顺利推进

  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新疆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速度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能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新疆乃至全国的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初,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新疆院承接喀什2台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凭借专业的技术和高效的工作,助力喀什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顺利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评审,为南疆地区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电启航绿动南疆

  喀什2台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位于“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新疆喀什,是新疆“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中的南疆支撑电源,也是新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达63亿元。项目设计建设2台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属于国家提倡的“两个联营”项目。项目设计年均发电煤耗约269.25克每千瓦时,可新增供热能力3200万平方米。项目投产后将助力“双碳”目标,强化电源支持,有效补充新疆电力供应缺口和喀什市采暖供热缺口,为喀什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和“喀什城市圈”提供能源保障。


  在当前国家“双碳”目标的宏观背景下,该项目作为新疆地区“热电联产项目”的示范标杆,其建设与发展更加凸显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更需要紧密结合项目当地的社会经济特征和生态环境实际,全面识别区域环境概况,科学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保项目在推动能源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环评筑基绿梦前行

  新疆院接到喀什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的环评任务后,迅速召集大气、地下水、环境风险等多领域相关专家组建工作小组,针对喀什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确定环境空气影响、地下水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等方面为本项目环评的评价重点。由于“烟塔合一”的技术是首次运用于疆内电厂,大气污染物的预测成为本次项目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


  为确保预测数据的精确无误,工作小组秉持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深入项目一线实地勘探,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运用科学方法严谨分析论证。通过积极协调技术支持力量,引入AUSTAL2000预测模型,开展多轮次模拟预测,最终得出了既精准又可靠的预测结论,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环评的深入实施中,工作组还细致入微地分析了项目的碳排放状况,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详尽而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面对紧迫的工期与繁重的任务,项目组成员展现出了非凡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敬业精神,他们加班加点,各展所长,紧密对接每一个细节,精心整合修改报告内容,反复核查确保无误,最终圆满实现了环评报告的按时提交,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促进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贡献了重要力量。

智绘美好铸辉煌

  喀什2台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的成功,只是新疆院在环评领域众多辉煌成就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疆院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承接并完成了多项具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地位的重大项目环评工作。


  如哈密北-重庆特高压直流配套火电750千伏送出工程,是“疆电入渝”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之一;国神公司博州电厂2台660兆瓦火电工程,是落实“两个联营”模式规划建设的第一个综合能源基地项目,为加快推进地方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煤伊犁能源2台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项目,开启伊宁县工业发展多能互补、能源转型升级的新篇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实施项目。新疆院在这些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战略价值的典型工程中适时介入,以专业精神和高效服务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每一次精品工程的顺利交付,绝非偶然所得,而是得益于新疆院咨询团队专业实力作坚强支撑。从管理理念到团队协作,从资源调配到品质把控,都如紧密咬合的齿轮,完美协同,新疆院的咨询团队宛如一座根基稳固的大厦,一处坚实,处处坚实。

  展望未来,新疆院将继续深耕环保领域,积极探索新业务模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准确、可行的环保解决方案,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