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霄。”曾经水草丰美,苍茫辽阔的内蒙古大地,如今已成为万里风光的“新能源牧场”。2024年12月24日,随着调度的一声令下,220千伏悠沐I、II线、悠杭I、II线带电,至此36.5公里线路全部带电,标志着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华北院承建的内蒙古杭锦旗风光火储热生态治理项目接网工程成功投运。
该项目是杭锦旗风光火储热生态治理综合能源基地的送出工程,是联通新能源基地与鄂尔多斯电网的关键纽带,工程投运后,可有效促进鄂尔多斯地区的大规模新能源送出消纳。
积极探索,完善管理制度
作为设计牵头的联合体EPC总承包项目,联合体成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系统、有着各不相同的管理制度,华北院作为联合体牵头单位,“管什么?管到哪?依据什么?怎么管?”这四大问题,在工程开工初期就摆在了项目部面前。
面对这些项目管理“疑难杂症”,公司高度重视,华北院领导亲自部署,QHSE部、电网工程公司和总承包项目部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不断完善现场管理制度,并由总包项目部会同联合体各方,制定了《项目安全责任制》《一岗一清单》《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及奖惩细则》等40余项管理制度,建立了健全的工程管理体系,为现场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生命至上,强化安全管理
项目部严格执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把安全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
针对组塔和架线施工等高风险作业,安全总监叶伟组织项目部梳理、制定了“组塔、架线施工现场关键点检查记录表”,明确组塔和架线施工班组每日施工必须落实的安全措施,清单化的明确现场工作,指导现场施工管理。根据现场作业点分布情况,制定了《现场网格化管理制度》并及时动态更新,将作业点和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到人,每日检查现场安全情况,督促现场安全管理关键措施落实并执行,加强重要工序和关键点管控工作,确保施工全程安全可控。
“只要没收工,那现场风险就没解除,收工之际正是安全管理的要紧关头,大家都累了一天了,心里难免有些浮躁疏忽,这种时候更要注意安全!”这是项目安全总监叶伟最常说的一段话。“天亮就出门,天黑没回家”是他们项目部成员每日工作的常态。现场的默默坚守,换来了工程的安全竣工。
精密部署,统筹施工计划
作为杭锦旗综合能源基地送出的关键部分,为保证能源基地及时顺利送电,自7月4日工程开工以来,“紧”字贯穿工期全过程。
AN22-AN34这个耐张段内既跨越了多条输电线路,还跨了省道、公路,工况复杂,手续繁多,这一段的施工是施工的重点,也是保证工程按期完工的关键,项目刚进场后就首先安排这一段的进场工作,确证这一段的物资供应。就在现场施工队伍还在为工期的紧张一筹莫展之际,项目经理金明已经开始了运筹帷幄,精密组织。
为严格把控工程进度,项目经理金明在工程开工前便组织施工单位制定了详细的整体施工和物资供应计划,以关键节点为基准,通过月分析、周纠偏、日计划等形式及时进行进度纠偏和调整,最终确保了工期节点要求。
有的放矢,抓住质量要点
“压接的时候不要一达到额定压力就停,达到额定压力后要维持3到5秒的时间”“钢管压接完之后要实测尺寸,在铝管上做好标记,标明不压区”;项目副经理徐伟杰深知导地线压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顶着午后的烈日在检查压接尺寸,并反复向压接工人交代工作重点。
工程开工后,项目部梳理质量管控重点,从材料入场、关键工序、过程检验,再到成品验收,管住源头、把住过程、控好成品,确保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符合规范要求。项目副经理徐伟杰定期组织开展质量专项检查,对照工艺及规范要求,对施工管理及实物质量进行检查、分析,发现不足,及时分析,研究制定应对措施,不断提升标准化施工工艺水平;利用工程晚间闲余时间,开展全员质量安全培训教育活动,增强全员法治观念和质量安全意识,为全体参建人员牢固树立“以质取胜、质量第一”的管理理念,确保工程质量。
群贤毕集,服务现场施工
面对项目急难险重的建设要求和紧锣密鼓的工期要求,华北院高度重视、统一部署,选派了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组建了精干的项目管理团队。该项目部曾经完成了蔚县电厂新能源送出、内蒙古能源特急保供金山电厂送出工程等多个输变电总包项目。项目管理团队中有经验丰富的设计经理;有在非洲“一带一路”项目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国际工程专家;有参建过多条特高压建设的施工“大拿”;还有具备多领域工作经验、多岗位工作经历的六边形战士。“你们这个项目部,专业!”是他们听到最多的赞誉;“遇到问题先找总包!”是现场各方对他们能力的认可。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项目顺利投运的激动瞬间令所有为此付出的项目成员终生难忘。“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杭锦旗风光火储热生态治理项目接网工程高质量竣工投运,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华北院高质量发展的信心,相信华北院一定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舞台上继续发光发亮。